《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3 11:23:44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

一、教学设计(一)基本情况1.所属学科及领域——语文——网络环境下学生主体学习模式2.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3.设计者——姓名:滦县六中4.教学实施者——冯颖

(二)学习者情况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学习者是年龄处在16至18岁的高中学生。高中阶段,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智力和个性都获得了较好发展,相应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

我设计这堂网络自主学习课的基本理念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课题和方向,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选择难度,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评价机制等自主性和能动性。

2.学习者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网络学习之前,学习者首先应对文本有基本的熟悉和把握,包括对内容,思路,思想、观点和感情,以及词句含义,语言效果,文学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等等,并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程度从各个角度对文本提出不同的见解、评价和疑问。其次,学习者应具备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一般要求是每分钟600—800字的浏览速度。

再次,本课采用的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纪律素养和网络文明素养,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中要使用文明和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探讨和互相学习,还要能对网络信息进行评价、选择、筛选和组织。

学习者应具有以下计算机操作技能:

1.打字每分钟不少于40个字。

2.具有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

3.熟悉http://www.google 、http://www.baidu.com等功能较强的搜索引擎,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准确的输入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

4.能够下载和上传网络资源。

(三)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基础目标(标准阶段):

①背景—主旨学习(主要通过考察文本创作的特定背景观照文本主旨)

②语言表达学习(主要是让学习者从全文角度理清文本线索思路,鉴赏其表现手法以及通过阅读文本,理解句段的含义、归纳总结语言特点)

发展目标(创新阶段):(置疑——合作——解决)

2.综合置疑(对文本尚存的丝毫疑问或者与本文有关的任何资料,都可提出和公布,供学习者共同讨论和交流)

3.作品评价(允许学习者对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讨论不求一致,只求深入理解主题及发现理解文本主题的一般性规律)

4.素养目标:

①训练学习者利用公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培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质疑问难的能力。

③发展学习者通过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内容分析

重点——理解背景对作品主题的影响,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难点——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并能加以迁移应用。

学习内容的类型——对文本作者、背景、主题、内容、思路、语言、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探讨、质疑和评价。

(五)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方法

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把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学模式、方法——采用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阅读,质疑与评价,搜集并处理信息,交流探讨,迁移写作等学习方法。

如何组织教学——教师首先提供网络学习专区,其次说明网络自主学习的要求、步骤和每一个阶段的时间及评价标准,最后教师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醒和指导以及阶段性的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入。

(六)教学或活动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

(七)相关资源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硬件——56台学生上网电脑、教师机

软件——不需要特别的应用软件

设备——

1.PPT课件

2.上网搜集资料、相关的音乐FLASH和辑录相关视频资料

主要访问网站—— http://xinzhilu.vicp.net/jxlt/list.asp?boardid=33 [论坛—春华秋实版块]。教材、图书、影象材料——高中语文第三册《故都的秋》,朗诵《故都的秋》(mp3)

人力资源——具备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语文教师

(八)评价

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是否体现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案试图把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本设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分强调,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忽视了情感因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锻炼,在以往课堂内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学生敢于提问题,并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显现,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并提高了团结协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课内延伸到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学习者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对作品的各个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这节课最大的效果就是教会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建构。

二、教学实施

教学实录

三、教学反思和总结

(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如,备课阶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是。

(二)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校结果评价

学生在信息搜索过程中确实发现了许多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学习和提高的语文专业网站,如,

三槐居http://www.hischool.net.cn/shj/等。

(三)致谢和参考资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信息的特征,知 ……此处隐藏33107个字………………………… 4

一、 教材分析 …………………………………………… 4

二、 学习对象分析 ………………………………………………… 5

1. 知识基础分析………………………………………………… 5

2.能力基础分析……………………………………………… 5

3.情感基础分析.……………………………………………… 5

4. 学习方法分析 …………………………………………… 6

三、 学习目标 …………………………………………………………6

1. 知识目标 ……………………………………………………… 6

2. 能力目标 ……………………………………………………… 6

3. 情感价值观目标 ……………………………………………… 7

四、 学习重、难点 …………………………………………………… 6

五、 学习研究目标 …………………………………………………… 7

六、 学习思路设计 …………………………………………………8

(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上………………………………………… 8

(二)学习内容的调整上………………………………………… 8

(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8 教法方面 ……………………………………………… 8

学法方面 ……………………………………………… 8

学习流程 ……………………………………………… 8

七、 学习软件设计 …………………………………………………… 8

八、 学习准备 ………………………………………………………… 9

九、 课时安排 ………………………………………………………… 9

十、 学习程序设计 …………………………………………………… 9

(一)学习流程图………………………………………………… 10

(二)详细学习程序 ………………………………………………12 十一、板书设计………………………………………………… 19 十二、学习评价量规 ……………………………………………… 20

《故都的秋》学习设计

前言: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广泛的应用, 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象、和动态画面为一体,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基于上述原因,本人在《故都的秋》(两个课时)教学设计中努力实现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教学,制定出信息化教学设计,因此,设想将相关内容有效整合,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和高效能的知识网络。

一、 教材分析

课文的特点及地位:《故都的秋》位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本单元的文章都是中国现代散文,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这些散文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还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的思考。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厚;二是意蕴深;三是语言美。本文与同在本单元的的《荷塘月色》一样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表现北平特有的“秋味”,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的情味,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洋溢在字里行间。从五套高中必修教材来看,本单元是第一次介绍写景散文的单元,本文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用两课时完成。

二、学习对象分析

1. 知识基础分析。本课是学生步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二篇散文,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背影》、《春》等散文名篇,初步了解有关散文的基本常识,在学习这课之前学习了《荷塘月色》,对散文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学生也学习过好多有关“秋”的诗文,了解到文人墨客对秋的感情各有不相同。

2. 能力基础分析。 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的限制,他们对于散文审美意境的体悟能力比较弱,所以本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的意境,培养学生把握文字和审美的能力。再者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仍有一定困难。

3. 情感基础分析。生活在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的当今,孩子们是很难体会当时在20世纪30年,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人民衣食无安、居无定所,读书人生活颠沛流离,他们理解很

难诗人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的悲凉感受。

4.学习方法分析。学生想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识,更深刻的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品味景物描写景物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 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

(1)深情朗读法。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一篇优美的散文不能缺少深情的朗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将会选取文中具体写景的几段,让朗读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来朗读。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带着感情读课文,将自己的感情调适到最饱满。最充沛的状态;其他学生注意借鉴示范的学生的朗读技巧,在课后再巩固朗读的能力。

(2)引练法。鉴于学生在散文分析鉴赏上能力的欠缺,教师可以选取文中的部分内容作示范性分析,引导学生明白散文分析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从哪些方面着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引。

(3)、合作探究法。以文本为载体,进行以“秋”为话题的赏析式、仿写式的拓展。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以组内讨论的形式加强对文本的研读,体会文章的文字优美、意味隽永、浓情厚意,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积极讨论交流,学会宽容沟通,学会协作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感情发展变化。

(2)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通过拓展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突破难点的关键。

如何更好的理解“景”和“情”的和谐统一,理解特定历史时期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感情障是本课学习的碍点。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